EDVVE79465BRFREF5ECE

 

內容簡介

  投資美股,那種選股方法有效?
  本書把優點、缺點、投報率、方法全都告訴你
  這是一本投資人、投顧專家都需要的最完整的「美股投資操作大全」!


  本書告訴你近60種選股方法,由1999年至2017年的投資報酬率、標準差、sharpe指標、年化超額報酬率及系統風險系數(β)。這是利用付費網站Portfolio123的資料,找出所有美股的資料,經過上千次的統計而得到的結論。

  本書用資料告訴你,如果你只用本益比的單一條件選股,你可以得到15.8%的年化報酬率,而標準差是21.9%。如果你用彼得林區著名的選股方法PEG(本益成長比=本益比÷淨利潤增長率)來選股,那麼報酬率大約是7.6%,只比大盤強一點。而投報率最高的是用P/B、P/S、EY、ROE、ROC 5個因子選股,高達21%。

  美股是世界上最值得投資的市場,雖然偶有拉回,但是,平穩向上的趨勢不變。投資美股是聰明的,但要如何聰明地投資美股?本書提供最精準的參考依據。

  除了有關選股指標,舉凡交易門檻、類股選擇、交易週期等操作要素對投報率的影響,本書也一併以數據報你知。

本書特色                       

  立論不是出於個人經驗,而是用19年的市場數據統計而來
  
  個人的經驗有值得參考之處,但是一個人能操作的股票有限,其實不能排除運氣的成分。某人只買本益比8倍以下的個股,同一時間,一定有很多股票符合這個條件。他選擇某支,而你選了另外一支。他大賺3倍,而你用同樣的條件來選股,只是選到的股不同,也一樣會大賺3倍?

  要了解某一指標是否有用,不可以基於個人經驗,而要用全市場去證實那個條件,看平均的結果如何!

  作者多篇相關學術論著獲獎,且得到國際認可

  作者論文「基於基本面因子的指數股票型基金之理論與實證」獲得第二屆白文正ETF金文獎學術組首獎。以嚴謹的學術標準,有多少證據說多少話,而出版此書。

  市場上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用統計方法,全面驗證美股投資指標績效的著作

  這是市場上唯一一本書全面檢視美股投資方法的著作。市場也沒有另外一本著作,把幾十種選股指標的長期績效,以5種面向交待清楚。告訴你年化報酬率和標準差就很夠了。本書提供你5種衡量績效的指標。以後你只要聽到任何美股專家,建議你選股的方法,讓你很心動,你都可以來查查本書,看看實證的結果為何?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葉怡成


  【相關專書】
  證券投資分析:使用Excel實作 (2017, 博碩)
  資料探勘:程序與模式 使用Excel實作 (2017, 五南)
  用Excel做商業預測:終身受用的原理與實作(2017, 博碩)
  誰都學得會的「算股」公式 (2016, 財經傳訊)
  誰都學得會的最強選股公式GVI  (2014, 財經傳訊)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2013,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合著)

吳盛富

  CFP認證國際理財規畫顧問

  【經歷】
  中區CFP聯誼會會長、永豐金證券、惠理康和投信、台新銀行、中國信託銀行
  【相關著作】
  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2013, 財團法人台灣金融研訓院 )(合著)
  理專不告訴你的秘密 (系列文章)

  【網站】
  Just a Café 部落格 www.justacafe.com/
  商周財富網.淘股網專欄作家 wealth.businessweekly.com.tw/FColumnList.aspx?Column_No=0163
 

目錄

第1章 為何需要選股模型?
1-1    為何投資策略如此重要?年化報酬率15%的魔力
1-2    美股簡史(1968-2017):長期向上,中有起伏
1-3    衡量投資績效的兩類指標:報酬與風險
1-4    提升投資績效的兩個方法:選股與擇時
1-5    股市歷史的教訓:在長跑中選股勝過擇時
1-6    股票投資分析四構面: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消息面
1-7    為何專家選股老是行不通?偏誤、貪婪、恐懼
1-8    效率市場假說 ─ 市場真的那麼有效率嗎?
1-9    成長股與價值股對立的解決 ─ 從一維觀點到二維觀點
1-10    成長股與價值股獲利的本質 ─ 持有股票的兩個權益
1-11    對投資人的啟發 ─ 投資股市成敗的關鍵是選股,不是擇時
1-12    您可從這本書學到什麼?年化報酬率15%的實力
1-13    恆心是投資人致富的必要條件 ─ 巴菲特的財富人生

第2章 如何回測選股模型?
2-1    選股模型的組成:因子、參數、策略
2-2    選股模型的回測:偏差
2-3    選股模型的回測:處方
2-4    選股模型的回測:方法
2-5    選股模型的評估:如何判定一個選股模型是有效的?
2-6    選股模型的國外實證經驗:年化報酬率15%是可能的
2-7    選股模型的限制:為何不是每人都能達成回測的報酬率?
2-8    對投資人的啟發 ─ 回測不易,但卻是唯一的方法

第3章 股價淨值比選股績效如何?
3-1 理論基礎:用生財器具的市場價值來衡量股價
3-2 投資大型股 :年化報酬率13.3%,投資過程波動大
3-3 投資全部股 :年化報酬率4.4%,高風險低報酬
3-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價淨值比是重要但不穩健的選股因子

第4章 本益比選股績效如何?
4-1 理論基礎:用獲利能力來衡量股價
4-2 投資大型股 :年化報酬率15.8%,抗跌漲回快
4-3 投資全部股 :年化報酬率12.8%,金融風暴跌幅深
4-4 對投資人的啟發:你可以單獨使用的選股因子,但不是做空的指標

第5章 股價營收比選股績效如何?
5-1 理論基礎:衡量公司在相同股價下,產生營收的能力
5-2 投資大型股 :年化報酬率8.7%,幾乎無感!
5-3 投資全部股 :年化報酬率10.97%,報酬普通風險高!
5-4 對投資人的啟發:要搭配能反應公司獲利能力的指標

第6章 股東權益報酬率選股績效如何?
6-1 理論基礎:找出善於利用淨值產生純利的公司
6-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10%,和大盤相去不遠
6-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11.5%,尚可但是較穩定
6-4 對投資人的啟發:股東權益報酬率是可靠的選股因子

第7章 營收成長率選股績效如何?
7-1 理論基礎:找出營收高成長的公司
7-2 投資大型股 :19年中有9年不如S&P指數
7-3 投資全部股 :最終累積報酬率遠低於基準。
7-4 對投資人的啟發:具有高風險、低報酬的特性,選股效果不佳

第8章 市場風險因子β選股績效如何?
8-1 理論基礎:選擇報酬率有低系統風險的股票
8-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8.7%,且穩定性高
8-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8.1%,且穩定性高
8-4 對投資人的啟發:低市場風險因子β有低風險,且報酬率不低

第9章 大型股與小型股投資績效有何差別?
9-1 理論基礎:投資規模小的公司比較好?
9-2 大型股 (S&P 500)與小型股 (S&P 600):都和大盤差不多
9-3 以全體股市為範圍,大型股年化報酬率3.6%,低風險、低報酬。
9-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大型股流動性佳,但報酬率低

第10章 慣性因子選股模型─前期報酬率績效如何
10-1 理論基礎:前期會賺錢的公司,下期會賺的機率也大
10-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10.2%,中風險中報酬效果普通
10-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6.8%,選股效果差
10-4 對投資人的啟發:之前表現好的公司,未來不一定好

第11章 彼得林區與葛林布雷特的選股方式績效如何?
少數經典選股因子效果佳
11-1 理論基礎:彼得林區與葛林布雷特的智慧
11-2 投資大型股:PEG不佳;「盈餘產出率」、「資本報酬率」較佳
11-3 投資全部股:PEG不佳;「資本報酬率」普通;「盈餘產出率」年化報酬率可以超過15%
11-4 對投資人的啟發:不是每個大師的選股方法都好用

第12章 單因子選股模型總結──單因子效果有限,綜效才是關鍵
12-1 理論基礎:整合回測結果,完整知識地圖
12-2 投資大型股:不同因子差異大,年化報酬率3.3%至14.9%
12-3 投資全部股:不同因子差異大,年化報酬率3.3%至15.27%
12-4 其他單因子選股模型
12-5 對投資人的啟發:選擇能同時表現價值與成長的指標

第13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Ⅰ:經典選股模型──建構有綜效的多因子模型並不容易
13-1 理論基礎:結合不同效應因子可能提升選股績效
13-2 投資大型股:葛林布雷特法最優,金融風暴跌少漲多
13-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16.8%,選股能力可提高
13-4 對投資人的啟發:經典選股法中只有1/3可以產生優於大盤3%以上的績效

第14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Ⅱ:雙因子成長價值模型──價值性與成長性如車雙輪鳥雙翼
14-1 理論基礎:結合成長因子與價值因子,創造好績效
14-2 投資大型股:成長價值指標愈高,報酬率愈高
14-3 投資全部股:高品質的選股池選股效果才會好
14-4 對投資人的啟發:價值性與成長性如車雙輪、鳥雙翼

第15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Ⅲ:雙因子評分模型──簡單實用績效佳
15-1 理論基礎:結合成長與價值因子再排序,可降低風險
15-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14.3%,明顯改善投資組合績效
15-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19.7%,選股能力更顯著
15-4 對投資人的啟發:加權評分模型簡單實用績效佳

第16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Ⅳ:多因子評分模型──多因子模型具有綜效性與穩健性
16-1 理論基礎:多因子選股模型分配權重
16-2 投資大型股:不同的權重組合可創造8至15%的年化報酬率
16-3 投資全部股:最好的權重組合可創造18%的報酬率
16-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具有綜效性與穩健性

第17章 多因子選股模型總結:多因子模型績效優於單因子模型
17-1 理論基礎:結合多因子可以提升選股績效
17-2 投資大型股:年化報酬率高於S&P 500,5因子評分模型最佳
17-3 投資全部股:年化報酬率10~16%,各模型差異大
17-4 對投資人的啟發:多因子模型可兼具報酬、風險與勝率

第18章 選股模型的操作參數:賣出門檻、投組股數是關鍵
18-1 理論基礎:以Portfolio123進行回測
18-2 不同市場之影響
18-3 不同選股池之影響
18-4 不同類股之影響
18-5 不同規模之影響
18-6 賣出門檻之影響
18-7 排序方法之影響
18-8 交易週期之影響
18-9 投組股數之影響
18-10 對投資人的啟發:賣出門檻、投組股數是關鍵參數

第19章 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與優化
19-1 選股模型的操作策略─ 避險就是避險,無法增加報酬
19-2 選股模型的最佳化─ 因子權重、菁英選股、賣出門檻是優化關鍵
19-3 選股模型的可靠性─ 嚴守長期持續投資與多元分散投資紀律
19-4 投資人的疑問I:為何選股模型經常無法擊敗大盤?
19-5 投資人的疑問Ⅱ:為何投資人經常無法擊敗大盤?
 
 

作者序

  在台灣談股票的書汗牛充棟,縮小範圍來看,談基本面分析的書也如過江之鯽,這本書是拙著「台灣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2013年出版)的姊妹作。那麼對讀者而言,這本書有甚麼獨特的貢獻呢?

  (1)量化投資興起:近年來應用量化投資在投資實務上已經漸漸被專業人士接受,量化投資與傳統的基本面分析的差異是前者是建立在客觀定量實證的證據上,而後者是建立在主觀定性推論的觀念上。要實施量化投資不能再靠抽象模糊的「觀念」,必須有具體清楚的「證據」。有了證據,投資人自然有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有恆心。在狂風巨浪的股市,信心比黃金還珍貴,恆心比鑽石還難得。

  (2)海外投資興起:台灣股市成交量一直無法放大,甚至有萎縮的可能,許多投資人已經把目光投放在海外市場。美國股市是全世界規模最大,長期獲利最豐的市場,把部分資產直接投資在美股是合理的選擇。

  (3)選股通則實證:股價雖然飄忽不定,但是它還是脫離不了物質不滅的道理,財富難以無中生有,選股還是有許多能跨越市場的通則存在。這本「美國股市何種選股模型行得通?」將證明並歸納許多台灣、美國兩地都適用的選股通則,讓讀者即使不使用量化投資,而用傳統的基本面分析選股,也能比競爭者技高一籌。

  (4)簡單透明實用:國外有許多與本書相似的著作,但本書的選股實證方法更簡單透明,此外,每一章的選股方法都以兩種選股池:S&P 500以及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成份股作實證,前者反應了品質較整齊的大型股的結果,後者反應了品質參差不齊的全部股的結果。這讓讀者在實務上會更容易應用。

  簡言之,讀者讀此書就是在閱讀這數千次回測得到的選股智慧。運用選股模型並不能快速致富,但可以慢速致富。投資的財富累積是幾何成長,長期下來是很驚人的。每年平均15%的投資績效看似不多,但30年下來可以達到66倍!當然選股模型還是免不了波動,每年平均15%並非年年15%,例如自1999~2017的19年中,書中的幾個較佳的選股模型在2008年也無法避免30%~40%的跌幅,但也會有三年有超過50%的年報酬。在19年中有16~18年超越大盤。長期而言,仍可達成投資目標。

  英語有句話:「緩慢但穩定」(slowly but steadily)或「緩慢但肯定」(slowly but surely),這些先人的智慧對投資人而言是金玉良言。
  
葉怡成  吳盛富 
於淡江大學 2018/4/12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1303956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當下中國家電業正面臨渠道變革的關鍵時期,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無疑加速了2020年中國家電渠道裂變的速度,疫情影響下,當下市場環境、渠道結構、渠道流向以及消費行為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對新的市場環境以及新的壓力和挑戰,家電企業和渠道商們該如何應對?3月10日,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指導、中國家電網聯合奧維雲網主辦的「2020同抗疫 共未來」家電行業線上直播論壇第三期之「營銷陣地的變革時代」正式上線。從家電企業製造業、家電渠道商們所面臨的現狀與難點角度出發,通過對行業形勢的分析預判,給出了真正創新性、建設性和可行性的突圍應對之策。 ... 疫情影響下渠道業態生變 在上一期對整體家電行業進行2019年市場復盤與2020年展望預測的基礎上,本期直播論壇開始,奧維雲網總裁郭梅德首先對2020年以來家電行業的發展狀況與相關家電品類銷售情況作了數據化的概括與總結。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1月,整體家電行業呈現負增長趨勢,具體下跌幅度為25.7%,不過1月的下滑主要是受到春節錯位影響。到2月份,家電行業整體下滑比例遠高於1月份,郭梅德認為,2月份出現大幅下滑跟疫情是直接相關的,而大部分家電品類出現下滑的背後原因是線下實體店閉店率太高。「在2月份的第5周、第6周、第7周連續三周,整體線下實體店閉店率為50%,從上周才逐漸有家電實體店開始開門營業。」 分品類來看,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受疫情影響,需搬運安裝配送類的大家電產品均出現下滑現象。具體的如冰箱、洗衣機、空調、冷櫃、乾衣機等品類線下渠道下滑在40%-60%之間,線上渠道,冰箱、洗衣機、空調等品類分別下滑7%、11%、24%,乾衣機產品因市場需求,出現同比增長12.5%的現象。 廚電方面,廚房大電無論是煙機、灶具、消毒櫃,還是新興品類集成灶,線下渠道下滑均在60%左右,線上渠道,如電熱水器、洗碗機反而是增長的,增長幅度在10%-20%之間,消毒櫃線上大幅增長117%。廚房小電如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破壁機等品類線下渠道下滑70%左右,線上渠道卻都呈現增長態勢。另外,嵌入式家電因安裝配送等限制,以及跟房地產需求緊密關聯,因此線下渠道大幅下滑70%左右,線上渠道卻全部飄紅,呈正增長態勢。 「從2月份的數據來看,疫情對家電行業的影響分為兩類。」郭梅德表示,一類是線上線下都面臨困境的成熟品類,如冰箱、洗衣機、空調、彩電等線上線下都表現不好;另一類是嵌入式、健康電器、廚房小電因線下閉店問題出現線下渠道負增長,但線上並沒有受到制約反而實現較好增長。 博西家電客戶營銷總監夏悅也表示,疫情影響下,整體家電的銷售確實受到了影響,但一些重點品類,比如博西家電在售的具有殺菌功能的洗衣機、乾衣機、以及洗護一體機產品,由於用戶關注度增加而在線上實現了比較好的增長。「另外,比如我們的獨立式的洗碗機、臺式洗碗機等產品,因為比較方便買回來直接就可以使用,這些品類的產品銷量相比以往也是有所增長的。」 線上平臺迎來機遇 受疫情影響,家電線下門店受到很大衝擊,但對於線上渠道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尤其針對一些消費者急需的與抗疫相關的家電產品,線上購買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對此,作為頭部電商企業的京東家電無疑最具發言權。 京東家電營銷運營部內容營銷負責人周蓉表示,在此次疫情期間,京東集團和京東家電首先在保證員工健康和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採取了如緊急調集一些社會需要的物資以保障市場供應、協助各級政府在抗疫情方面對武漢重點地域做出支援和捐贈工作等相關措施。在家電業務方面,京東家電跟廠商進行密切溝通,對於消費者比較關注的一些具備消毒殺菌功能的家電產品,比如洗碗機、消毒櫃、高端洗衣機、烘乾機、空氣凈化器、凈水器、蒸汽拖把等產品,優先保證了入庫和貨源的供應。 特殊時期,針對市場上可能出現有些品牌產品魚龍混雜的情況,京東家電連同百餘家家電品牌推出國家級檢測機構認證除菌消毒效果的各品類除菌家電。「我們針對殺菌消毒功能的家電產品專門開啟了消毒殺菌專場,商家跟達人會在直播間為有迫切需求的消費者進行詳細的解讀和解釋。」周蓉介紹稱。據中國家電網了解,京東家電推出的消毒殺菌專場類活動中,在列有上百款具有消毒、殺菌功能的如蒸汽拖把、洗碗機、空氣凈化器、消毒櫃等家電產品。包括美的、海爾、格力、奧克斯、海信、飛利浦、TCL、A.O.史密斯、小天鵝、西門子家電、北美電器、Shark、蘇泊爾、康寶等消費者熟知的家電品牌都參與了進來。 對於受疫情影響衝擊較大的線下實體門店,京東家電發起了「金牌門店導購培養計劃」項目,主要通過直播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商家對消費的訴求。據周蓉介紹,從數據來看,該項目具有一定正向作用,並且後期也會作為一個常態的項目來運營,成為打通線上線下店鋪的載體之一。 對於有新品發布需求的企業,2月份京東家電直播平臺已經同步了小米以及相關頭部品牌的雲發布會,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疫情期間無法完成的一系列跟線下相關的現實問題,同時代表了商家對新營銷模式的嘗試。「雲系列直播是現在新營銷場景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既能匯集線上流量,可以跟消費者進行實時互動,同時在直播間進行集中的爆發。」 周蓉強調稱,她同時代表京東家電歡迎更多商家帶著自己新產品、新科技以及新趨勢來到京東的直播平臺。 在社交渠道方面,京東家電也有所布局,京東家電營銷運營部社交電商負責人楊玉全透露,在疫情期間京東家電組織了包括分銷型或者會員制內容帶貨平臺的量化傳播等非常多的社交類活動,並且京東家電社交渠道的流量和訂單量也都實現了比較好的增長。 夏悅也認為,疫情期間,對於無論渠道商還是家電企業來說,線上營銷都是重點。「我們會把很多線上營銷的玩法更加細化,即使後續疫情結束了,線上也還會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個營銷的陣地。對此,博西家電更加著重於對消費者的精準定位,能觸及到具有購買需求的消費者,可以跟他們循序漸進進行有效的溝通,讓他們了解我們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們也會把線上線下做有效的無縫對接,用技術的手段讓消費者能夠通過線上的渠道,得到他們對線下產品體驗需求和技術相結合的全面體驗。」 ... 線下平臺直播自救? 不可否認,疫情對線下市場的打擊是全社會各行業的,受疫情影響,原本就面臨大盤下行壓力的線下實體家電銷售,更是雪上加霜,銷量出現大幅下滑,這種情況下線下門店銷售應該如何自救呢?就中國家電網了解,大部分門店企業都開始向線上直播賣貨轉型。 對此,郭梅德表示,目前來看,企業們動作大於結果。2月份上旬時很多實體店老闆持恐慌態度,恐慌大於理性下並未採取相關舉措。2月份下旬開始,從企業到實體店開始瘋狂的轉型,「現在家電圈流行最多的是直播,如社群直播、微信直播、朋友圈直播等,甚至形成了現在手機上賣貨比看手機的人更多的現象。」 但如此多的線下門店向線上直播的轉型並沒有帶來很好的效果,郭梅德戲言大部分門店企業「有點照貓畫虎」,沒有找到真正轉化的效率。為什麼會這樣?因為門店企業只是動作上改變,並沒有抓住線上營銷和直播的根本邏輯。「線上直播賣貨,第一要分析粉絲是不是剛性的;第二要看所推的產品是否滿足觀眾口味 ;第三,家電圈直播不能夠純粹把線下店面的賣貨模式搬到線上,直播一定是有社交、有情感、有交互的,要跟消費者產生關聯。」 不過,雖然目前線下門店搞直播賣貨的效果並不如預期,但郭梅德認為,家電門店企業並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行動起來尋求轉型的做法卻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在目前門店企業們都十分熱衷的直播賣貨領域,京東家電也早有布局,周蓉介紹稱,京東從2019年下半年開始布局直播賽道,就家電直播方面的表現而言,短短半年時間就已經表現非常突出且出色。「平均每100個消費者進到直播間,就會有30個左右的用戶下單。對於家電這種長決策周期相對低頻的商品來講,我們的引導效果是非常高的。」 後市渠道營銷如何變? 誠然,疫情影響下,線下渠道的「冷靜」,給家電企業和渠道商們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但疫情終將會過去,屆時,家電產業渠道銷售與企業產品營銷將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做內容營銷出身的周蓉認為,直播營銷會是未來家電內容營銷的重點。她從內容營銷角度出發,重點分享了京東家電在直播賽道方面的相關規劃布局,目前京東家電的直播業務已經做到了自營商家頭部品牌的全面覆蓋。後續京東直播對於商家也會有一系列利好政策。包括重點扶持頭部商家的「北極星計劃」、針對中高部以及高淺商家的「攀登者計劃」和針對新開商家的「護航計劃」。 「無論是我個人,還是包括外界評論分析類的大行業趨勢,能夠看出直播毫無疑問是內容營銷的重點,這個風口是一定會在的。」周蓉表示,直播營銷這種強互動的場景性一定會孵化出更多優質機構以及潛力商家,為此,京東直播也在不斷挖掘站外內容渠道的價值,包括如抖音、快手類大眾平臺。「我們通過內容結合CPS傭金的策略,之後也會用KOL+KOC組合拳衝擊,做到站外曝光拉升引流,從而實現銷售和轉化。我們相信,在新營銷場景的閉環中,內容營銷還有很多「寶藏」等待發掘,希望以後會有更多品牌方參與到平臺共創,我們一起精細化運營,共同迎接內容營銷更廣闊的未來。」 楊玉全認為,疫情給社交渠道帶來了新的機會點。「無論是高端家電還是廚電,這段時間在社交渠道上都有明顯的爆發和爆量。」楊玉全稱,在疫情結束之後,京東家電會在三方面強化社交渠道運營。第一,京東在社交電商板塊會跟社會化渠道和媒體做更多深入合作,根據用戶需求、渠道需求、平臺需求等消費需求定向輸出更多產品和活動,來滿足和激發京東家電用戶社交渠道上新的需求和場景,對用戶實現種草和轉化,另外更多教育品牌和平臺共創,讓社交渠道有新的玩法出來。 第二,京東家電會和家電類垂直渠道做更多深入合作,在社交流量和銷售方面做進一步的提升和突破。「我們在今年有規劃逐漸通過大數據方式對社交屬性、產品屬性做進一步剖析,通過和自身買手團隊、產品團隊做合作推廣,定製化針對社交電商渠道的產品。」 楊玉全稱。 第三,針對在內容渠道直播以及在社交電商渠道營銷效果不是特別顯著的中高端大家電類產品,京東家電計劃在疫情結束之後積極拓展線下渠道,並希望通過一些系統化的產品把自身的像超體店、京東專賣店,甚至是所有品牌的線下導購員,組建成專業化社群網紅,讓他們成為京東家電線下社群的帶貨網。 通過本次疫情,博西家電在產品和營銷上也都有了新的認識和更為全面的規劃布局。在產品方面,疫情讓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更加提高,夏悅認為,即使當疫情逐漸褪去,用戶對具備健康除菌等功能的產品的關注度也會長時間維持,而用戶的關注度會使得一些原來沒有被非常好關注到的品類得到增長。例如,現階段博西家電實現良好增長的獨立式、臺式洗碗機品類,隨著關注度提升,嵌入式和高端洗碗機的價值會逐漸體現出來,大容量的洗碗機以及符合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洗碗機產品,仍會成為市場主流。 在營銷方面,夏悅認為企業營銷市場部的市場人員需要對市場變化和用戶需求有非常敏捷的判斷,例如疫情下快速推出乾衣機給口罩消毒再利用的產品功能立意點。這種敏捷的反應是未來在營銷里非常要注意提升的。「在營銷方式上,包括社群營銷、直播,線下人員參與到線上等營銷方式我們都有嘗試。但作為企業,我們不僅要去嘗試,還要關注效果,要了解到用戶到底喜愛哪一種營銷玩法以及哪一種營銷轉化率高,從而做到更精準的營銷,幫助用戶了解產品。在不斷優化的營銷方式中找到最適合最有效果的,這是家電企業需要著重去關注的。」 郭梅德重點強調了五大行業趨勢,第一是總量萎縮但不會大跌,從零售量來看,預測今年全年會下降7%左右,相比去年降幅有所增加但不會大跌。第二並非所有品類都會下降,如解放人類雙手的健康類小電和懶人類小電,像吸塵器、凈化器、凈水器、麵包機、麵條機、乾衣機、洗碗機、消毒櫃、集成灶等產品可能會實現增長。第三是節奏前低後高,一季度數據將大幅下滑,二季度企業多在做清庫存、做新品發布,到了三季度、四季度需求完全釋放後,可能會迎來爆髮式增長。第四是價格先探底再復甦,目前成熟類家電產品銷售以價格戰為主,預判5、6月份隨著新品上市,企業會做結構升級,提升利潤空間。第五是渠道先分化到融合,郭梅德認為,2019年是渠道變化最大的一年,2020年將是渠道加速轉型最快的一年,用戶入口碎片化、線上線下融合加劇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 「短期承壓,未來可期」是中國家電網總編呂盛華對當前與接下來家電行業走勢的基本預判,短期壓力顯而易見,甚至可稱之為「慘澹」,部分品類的爆發性增長對整體行業的拉動作用有限。這種結果會導致行業洗牌的加劇,進一步提高品牌集中度,更加強大、更加優秀的品牌能夠生存下來。長期來看,因為無論從今年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等國家政策,用戶消費底線提高,有普及性消費,但更多是更新換代的需求等,鑒於中國市場未來是最大的單一家電市場,因此即使是存量市場也是非常巨大的市場,隨著產品結構不斷升級,行業未來依然可期。「疫情改變不了行業發展大的規律,也改變不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品質生活的需求,所以未來是可期的。」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EyEJjo0.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9001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西屯手抖改善中醫診所北屯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看什麼科豐原心跳異常看什麼科
台中呼吸困難改善中醫診所 豐原打嗝看什麼科 把脈超神的中醫診所台中白天沒精神治療中醫 潭子喉嚨異物感中醫推薦 看不好的人都來這間中醫診所潭子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治療中醫 西屯長期頭暈中醫推薦 看診認真的中醫診所潭子胸部壓迫感中醫推薦 太平區口乾舌燥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當地人都推薦的中醫診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cvj4iog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